山客

编辑:山客犹眠    来源:    时间:2017-11-08 14:30:59    点击量:

山客

2008-12-14 22:16阅读(32)评论(0)


一 
  山里本来没有人,不知何朝何年何代,一群人从山外迁来,搭竂开荒,住了下来,成了山里人。从此旷古蛮荒的大山里有了人烟。 
  山中无甲子,也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又一代地在大山里生息繁衍着,却始终没把自己当成大山的主人,称自已为“山客”。 
  无人知晓山客自何方来。有人说是躲避战乱的中原流民,也有人猜测是来自海外的野蛮岛民。而他们世代传唱的史诗《高皇歌》里,记载着他们本是盘瓠的子孙,来自潮州的凤凰山。 


二 
  靠山吃山,山客以耕山为生。 
  岁末年初草木枯黄时节,挑一不刮风不下雨的日子,山客便结伴去烧山。烧山要从山顶开始燃火往山脚烧,称作“落山火”,以便控制火势,防止引起森林火灾,而且还可使草木慢慢地烧尽,成灰入土,同时还烧熟泥土,烧死草根及土中的虫类,既提高土壤肥力,又减少了草害和虫害。 
  一场雨后,火灭土凉,撒下苞谷和黄粟,任其生长。秋后成熟时,高者苞谷累累似牛角,低者粟穗沉沉如狗尾。 
  这种耕山的方法称作“畲”,意思是“刀耕火种”,因此山客也称畲民。耕山所获甚微,仅够糊口,因此旧时有“畲民不税”的制度。 
  对于耕山,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并不算落后;科技昌明的今天,据说印尼和巴西在热带雨林开荒仍在沿用。 

三 
  狩猎是山客的副业。山林是山客的牧场,山客把山中的飞禽走兽视同家禽家畜。因此狩猎有许多规矩,不拾禽蛋,不捕幼兽和孕兽,也不追杀带崽的母兽 
  狩猎归来,兽头赏给打头枪的猎手。村中空地上便燃烧篝火,烧烤着兽肉,全村男女老少共享着战果,山客把它称作“散野神”。 

四 
  山客怀念自己的祖先。正月初五,开祠祭祖。祠堂的正厅,供桌上摆满了三牲祭品。祖宗的牌位端坐在上,享用着世间儿孙奉祭的香火。 
  山里的日子,也随着祭祖的香烟一年年飘散。一代又一代的山客延续着这千年的香火。 


五 
  传说怪胎的降临,会给家族带来灾祸。于是山里的接生婆被赋予了生杀大权。她审视着每一个初临人世的生命,将怪胎或有先天残缺的婴儿扔进水缸淹死。 
  这也是大山对生命的选择,山客并不觉得残忍。 


六 
  二月二,春笋破土。三月三,新竹成林。鸟儿们在竹梢啁啾,姑娘小伙在竹林里对着山歌,就连草丛里的虫儿也参与歌唱。三月三是山客的歌节,也是鸟儿虫儿的歌节。 
  充满生机的季节里,大山里的一切生灵都在尽情歌唱爱情。大山因他们的歌唱而显得生机勃勃。 


七 
  冬天,蹲在墙脚晒日头的老猎狗,知道自己时日不多,悄悄地向大山走去,又悄悄在一个山洞里死去。它听到了祖先在荒野的呼唤。它深知大山是自己的归宿。 
  狗被带到人间一万年了,成了山客最忠实的劳动伙伴。认为狗是奴性动物其实是人类的误解。山客却深知这一点,他们从不吃狗肉。 

八 
  耕牛也在冬天变得老弱,来春无法为主人荷犁了。山外的牛贩闻风而来。老牛衍着泪水望着主人。主人是它前世的恩人,这辈子做牛做马还是没偿完上辈子欠下的恩债,只有舍身相报了;于是迈着蹁跚的步履跟牛贩走了。 
  走到村口,望不见主人的老牛死活不再前行,牛贩子只得将它捆在村口的老榕树下。老牛道死期将至,跪倒在地,泪如雨下。牛贩用手巾蒙住牛眼,挥动斧头朝老牛头顶砸去,老牛应声倒下。剥皮、开膛、剔骨,老牛的躯体被作两堆肉块,由牛贩子挑着走向山下的集市。 
  主人赶来,收走了遗下的一对牛角。一只在打猎时用来装火药,一只做成了牛角胡。每当田作歇息时,主人拉起牛角胡,仿佛听到了老牛的哭诉。 

九 
  山魈是山里传说中的精灵,常常化作美丽女子引诱夜行的少年人。山魈有一顶魔力神奇的红帽,据说戴上它能够隐身。进山破柴、放牛的小孩,总爱在刺蓬中寻寻觅觅,幻想能拾得一顶山魈遗失的红帽子;戴着它上集市,想吃糖就拿糖,想吃饼就拿饼…… 
  传说一个懒汉捡到了一顶山魈帽,可那红帽破了一个小洞,便拿块红布补上后,戴着去肉铺偷肉。屠夫发现案上的肉莫名其妙地少了,又见眼前有一团红影悠忽,便拿刀朝红影砍去…… 
  想不劳而获者,定然没有好下场。 

十 
  传说山里最高的那个山头上,住着一位仙人。仙人本是一位乐善好施的砍柴人,一次上山砍柴后没有再回来。山里人都说他在山上遇见仙人下棋,观棋忘返而成了仙人。 
  《释名》上说:“仙,迁也,迁入山中也。”按照这个说法,山客都是仙人。其实成仙就这么简单,躲入深山,躲开人间是非纷争就可以了。那些贪恋人间富贵、念念不忘争权夺势的皇帝,是无法炼成成仙灵丹妙药的。 


标签:畲族网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