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的凤凰情结

编辑:拈花微笑    来源:畲族门户网    时间:2017-09-29 11:51:34    点击量:

畲族的凤凰情结

作者:李健民撰… 文章来源:《畲族文化简说》第四章《凤凰情结》

崇凤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国许多民族对凤凰的喜爱和景仰简直可以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

尽管如此,可是谁也比不上畲族对凤凰的感情。

畲族的凤凰情结与他们认定的民族发祥地广东凤凰山和三公主的传说有着天然的关联。畲族视本族女性为凤凰的化身。勤劳善良聪明美丽的畲族妇女以对本民族的卓越贡献博得同胞的普遍尊敬,从而形成了畲家特有的“崇凤敬女”习俗。


一、两个古老的传说


1.凤凰山传说

凤凰山在今广东省潮安、丰顺两县境内。潮安县有凤凰镇(在今潮州北面约40公里)凤凰山就在凤凰镇的西面。

凤凰山主峰称为凤凰髻,居于凤凰山的西北,海拔1497.8米,是潮州的第一高峰,同时也是潮安、丰顺两县的分水岭。史志上记述:(凤凰山)“高压诸峰,山顶翠如凤冠,乘风能鸣,与郡城(潮州)西湖山相应。”(康熙二十六年《饶平县志·山川》)。

古代的潮州包括今天的整个粤东地区(相当今潮州、汕头、揭阳、梅州4个地级市),治所在海阳(今潮安)。自古以来这里是广东省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迄今这一带村落地名含有“畲”字的就有近百个。

凤凰山区是古代畲民的活动中心,畲民对这里寄托了极为深厚的感情。他们认为畲族始祖忠勇王死后就安葬在凤凰山,“凤凰山上安祖坟,荫出盘蓝雷子孙。”(《畲族高皇歌》)许多现存的畲族族谱中还表达要在“广东潮州府凤凰山重建盘瓠总祠”的愿望。把凤凰山视作本民族的圣山。

畲族凤凰山同样感动了许多汉族人士。被梁启超誉为“诗界革命一巨子”的近代名人丘逢甲就写过这样一首关于凤凰山的诗:

椎结遗风尚宛然,凤皇山畔种畲田。

山中自作盘瓠国,更在佗王左纛前。

诗中“椎结”也作“椎髻”,一撮之髻,形状如椎,是古代少数民族的一种装束。“佗王”,即赵佗,佗,音tuó;秦末赵佗自立为南越武王,汉高祖称帝后立赵佗为南越王。南越,今广东、广西一带地,秦时置桂林、南海、象郡。“左纛”,古代帝王乘舆的装饰物。丘逢甲这首诗是说凤凰山区至今古风依旧,人们在这里过着传统的农耕生活;先秦时代这里就已经是盘瓠王的领地,比赵佗称王要早很多。

* 凤凰山远眺*


正如祖先崇拜产生了畲族史诗《高皇歌》一样,畲族由于对凤凰的崇拜也为我们留下了另外一个版本的长诗《凤凰山》。这首主要流传在闽东和浙西南畲族社区的诗篇长达近四百行(每行七言),它为我们叙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①凤凰产蛋 龙麒出世

东海之边有一座凤凰山。一天,一只凤凰飞落这里,生下一个白茫茫的大卵,百鸟齐来孵它。七天七夜之后,大卵破裂,蹦出一个小贤郎,取名叫“龙麒”。

②山妖加害 龙犬相助

龙麒长大后,在大山场以打猎为生。邪恶的山妖见后起了恶心,变成老妖婆,要加害龙麒。危急之时,山体崩裂,跳出一只龙狗,帮助龙麒打败老妖婆,啮死了山妖。

③三件宝贝 开田狩猎

龙狗又助龙麒寻得三件宝贝:弓箭、大斧和锄头。后来又得到一匹宝马。龙麒带着三件宝贝,骑上宝马,回凤凰山劈山开田,创建家业。

④龙麒龙女 天造之合

龙麒与东海龙王的女儿相遇,两人产生了感情,便结为夫妻。夫妻俩十分恩爱,生活美满、幸福。

⑤盘蓝雷钟 发族繁衍

龙女后来生下三男一女,盘、蓝、雷、钟四姓形成。畲家四姓在凤凰山发族、繁衍出众多子孙。

⑥官军围攻 奋勇抵抗

畲族子孙在凤凰山区打猎作田,自给自足不纳粮,招来了官军的围攻。龙麒、龙女率领子孙英勇抗敌,打退了官军的多次进攻。

⑦公婆殉族 子孙迁散

龙麒、龙女不幸中计,被官军乱箭射死。畲家子孙安葬了祖公祖婆,四散外迁。畲家四姓虽然迁散各地,但是世世代代永远怀念始祖和凤凰山发祥地。


与《高皇歌》相比,《凤凰山》显得更为悲壮。如果仅就情节与忠勇王的传说进行比较,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在《凤凰山》中龙麒直接成了凤凰的儿子。

但是,不管是《高皇歌》还是《凤凰山》,都认定畲族的发祥地在凤凰山。仅凭这一点就足让全体畲民对“凤凰”肃然起敬。


2.三公主传说

或许畲族对凤凰的崇拜更与三公主的传说有关。

根据畲族族谱的叙述,高辛帝的皇后叫做刘君秀,她的第三个公主名瑞娥。在忠勇王的传说中,高辛帝的三公主是畲族的始祖婆。汉族的祖先崇拜一般不包括祖婆,可是畲族却不同,作为畲族女姓的代表,三公主受到畲族世世代代的爱戴和崇拜。有一首叫《祖公婆歌》的畲族古歌是用这样壮丽的诗句来歌颂三公主的:

你是丹凤迎赤霞,

你是朝阳来变化,

你比月亮更精华。

传说三公主就是凤凰的化身,当年三公主出生之时,“凤凰来此百鸟珍”。畲族是一个酷爱唱歌的民族,他们将本民族的歌谣叫做“歌言”,这歌言的来历就是由于三公主。畲族古歌《祖公婆歌》中有这样一段唱:

公主成年更聪明,近山也知鸟音啼;

公主也知百样鸟,云雀要找她谈心。

画眉欢喜盈盈笑,直直飞到玉凤楼;

又同公主来对歌,画眉一首她一首。

公主长成尽灵通,鸟唱歌言教人传;

山哈歌言从此起,传流万代教子孙。

*中华畲族宫的三公主雕像*


在她与忠勇王成婚之际,母后娘娘亲赐凤冠和镶有珠宝的凤衫给公主,将自己心爱的女儿装扮成高贵的凤凰,祝福她像凤凰鸟一样,给畲家带来幸福和吉祥。后来公主生儿育女,就将女儿打扮成凤凰模样,此举代代相承,成为习俗流传至今。

由于历史上畲族实行的是族内婚,这样就保证了畲家的每一个新娘都是美丽的凤凰。



二、畲族凤凰装


1.闽东北装式

人们称畲族妇女的传统服饰叫“凤凰装”,包括服装和发式。畲族传统凤凰装为黑色,上衣是大襟交领式,领口、两襟及袖端均饰以花边;并且都配有围裙,上面绣有精美的图案。畲族妇女还喜欢佩用银饰,常见的有发簪、耳环、耳坠、戒指、手镯等。旧时罗源、连江、福州、闽侯、宁德飞鸾和霞浦的一部分畲族妇女还有扎绑腿的习惯。

闽东北各县市不同地域的凤凰装各具特色,突出的区别表现在发式上。概括地说,主要可以有下列几种装式:


装 式

流 行 地 区

福 安 装(福安式)

福安大部,宁德大部

福宁西路装(霞浦式)

霞浦西、南、中部,福安东部

福宁东路装(福鼎式)

福鼎,霞浦东部

罗 源 装(罗源式)

罗源,连江,福州,闽侯,宁德飞鸾


福安装的上衣沿服斗的边上缝一条3-4厘米的红布边,边下端靠袖头处绣半个方形的角隅花纹;据说这是上古高辛帝敕封时盖的“金印”。

畲家妹子(畲语叫做“布妮仔”)16岁以前的装扮象征雏凤。梳理时先用红绒绳与头发掺在一起编成长辫子,扎起,然后盘缠在头顶,成圆形,额前留些许刘海;16岁后畲家妹子头发梳成筒形,头顶扎上红绒绳,缠到右额前,是为“凤头”。身上穿着黑色的衫裤,衣领袖边镶上一些刺绣花边,这是“凤身”;腰带称作“山哈带”,也叫“凤凰子孙带”,带子上绣有图案花纹,末梢还有丝绦,比拟小凤凰美丽的翎尾。

婚后妇女是成年大凤凰的装扮。头发从脑后梳起,盘在头上呈筒形高帽状,中间发髻隆起,横插一条银簪,叫做“凤髻”;衣领襟边和两袖的花边宽大而且色彩艳丽,象征凤凰的颈、腰和翅膀;象征凤尾的腰带也异常美丽。

老年妇女则是老凤打扮:发髻低矮,衣边和腰带的图案花色也很朴素。

*福安装*


福宁西路装也叫霞浦式。上衣的前后裾一样长,大襟小襟上面各有一个服斗,可以两面穿。畲族妇女遇年节或者外出做客时,穿正面;平时在家则将衣服翻过来穿。服斗和领口上均刺绣花边,以红为主色,根据花边的多寡,称为“一红衣”、“二红衣”、“三红衣”,“花领”、“一行领”、“二行领”、“三行领”。“三红衣”由三组花边并列,达10多厘米,多为青年妇女的盛装。

霞浦大部和福安东部松罗、溪尾一带畲族妇女的发式称为“福宁头”。梳扎时先将头发大约按二比三分为前后两部分,在后部分置入一个用黑布裹着的竹箨卷筒,用红绒绳扎紧中段,上折,使头发后端膨松下坠;前端加上假发,用红绒绳扎紧,使之至前顶垂下。然后将前部分的头发束为两股,从左到右盘过头顶,与先前垂下的发束一起缠扎,掺入假发,形成大股发束,从左向右盘在头顶,用发夹固定,呈海螺状;最后插上大银簪。这种发式又叫做“盘龙髻”。

*福宁西路装(福安溪尾)*

福宁东路装也叫福鼎式。上衣分大领和小领,服斗和领口饰有红色花边,袖口的滚边红绿相间,领口加饰两颗红色绒球;大襟上有两条长过衣襟的红色绣花飘带。

梳扎将头发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扎上红绒绳,用发夹固定,别于一边耳侧;后部分分为三束,编成辫子,用红绒绳扎紧,盘在头顶。梳扎过程不掺假发。

*福宁东路装(霞浦水门)*

罗源装流行于罗源,连江,福州,闽侯,宁德南部飞鸾一带。平时服装与福安式、福宁西路式大体相近;盛装的花饰则异常华美,十分锦绣。

罗源装的发式叫做“凤头髻”。梳扎时将头发拢到脑后,卷成两股,交叉缠绕在用竹木或者铁丝制成的细长的发饰上,固定于头顶,再用红绒绳缠扎,使头额呈一个高突的造型,十分好看。

*罗源装(宁德飞鸾)*


*闽北顺昌装*


2.浙西南装式

浙江丽水一带畲族妇女的发饰称为“笄”(jī,畲话叫做“gie”)。装扮时先将头发梳成单辫,盘于脑后,打成发髻,发脚四周绕上黑色绉纱;然后在头顶置一个发筒,外包红布,用银钗在前额上方高高挑起,下方配饰流苏状的银饰;再用4串长料珠顺着发筒顶部系在绉纱的两边,正面看去仿佛一个“人”字;最后在右侧插上一支缀有红色丝绦的银簪,另用8串尾端结有小银牌的料珠系在笄尾,垂于两耳。

*浙江丽水装(莲都老竹)*

景宁畲族妇女的发饰比较素雅些。衣服以蓝色为主色调,襟口花边和发上装饰也多采用素色。

*浙江景宁装(网上下载)*


三、崇凤敬女


1.凤凰节和“凤凰蛋”

旧时畲民还有过“凤凰节”的传统。每隔三年的正月十五日即是凤凰节。

这一天,畲家用糯米糍塑成凤凰模型,带着公鸡、猪肉、带鱼和香烛元宝等祭品到附近庙宫祭祀凤凰,祈求神鸟给他们带来平安、吉祥。入夜,畲民点燃篝火,载歌载舞,庆贺这个凤凰的节日;他们尽情狂欢,直到子夜时分。

凤凰节是畲家特有的民俗现象。尽管现在已经留存于历史的深处,但是它给予我们的是无穷的回味。

畲族姑娘在出嫁时娘家要为新娘子准备好“凤凰蛋”(经红颜料染过的煮熟的鸡蛋,这一习俗当地汉族亦然)并将它们塞在嫁妆里,表示吉祥。

畲家新婚闹洞房有一个节目是“讨凤凰蛋”,青年人唱着歌谣兴高采烈地为着凤凰蛋又找又闹又讨,歌谣是这样唱的:

一心爱去凤凰山,凤凰山下好地盘;

凤凰山上出贵子,贵子进到京都城。

凤凰是凤凰,凤凰生蛋四角光;

凤凰生蛋生何处,直去新房探渊源。

凤凰生蛋生的好,从娘金房取出门;

谁人识得凤凰蛋,直上金銮中状元。

*塞“凤凰蛋”*


2.“男跪女不跪”

畲族社区普遍存在“崇凤敬女”的习俗,而这种对女性的尊崇在畲族婚俗上得到了最为充分的展示。

在婚嫁过程,畲女礼别娘家祖先时无需下跪,只要站在厅堂对着中堂壁行鞠躬礼。

男家迎娶新妇,要在中堂上方贴上“凤凰到此”的大红纸,表达对新妇的敬意和对吉祥的祝愿。

新妇进门,男方亲朋要回避,连父母都得躲起来,恭候新妇的鸾轿。“拜堂”仪式上,新郎三跪九叩头,新娘却端立一边,点点头,表示一个意思即可。

*拜堂仪式上“男跪女不跪”(网上下载)*


3.其他敬女习俗

① 主持家政

畲家婚俗,新娘嫁到夫家的当晚,新娘向公婆敬过茶后,公婆就将象征家政权力的钥匙和寓意薪火传承的火柴,当着众人,一起交给新媳妇。新媳妇接过这两件东西,就意味着成了家里新的女主人,掌管家中事务。

② 参加祭祖

畲族妇女可以和男子一样履行“祭祖”仪式(福安畲族称“奏名、传法”)。祭祖是人生的最大荣耀,祭过祖的人,在氏族内部享有诸多特权和礼遇;死后着“红身”(以区别没有祭过祖的“白身”),做“大功德”,男称“郎”,女称“娘”,名载族谱,入驻氏族神圣的殿堂。

*参加祭祖的畲族妇女(《福建民族》)*

③ 母舅权威

畲族对女性的尊崇还表现在母舅的权威上:在族内,母舅的权威远远超过叔伯;姑娘的婚事要由母舅主持;妇女去世,母舅未到,死者不得收殓;婚丧寿诞的酒宴,母舅一定坐大位;兄弟分家,由母舅主持……

这许许多多超乎寻常的特殊待遇,足让旧时无数在封建礼教严酷的枷锁下呻吟的汉族女同胞瞠目结舌。


善良、勤劳、聪明、美丽的畲族妇女为畲族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畲族妇女是家族的核心,她们除了生儿育女,操持家务之外,还要和男子一样,常年累月地上山下地,辛苦劳作,因而受到整个民族的尊敬。畲族族谱上记载:“吾族本畲民,男女耕作,自古如斯。”于是畲族妇女在氏族内部获得了极高的地位。

假如我们暂时不去考虑畲族女性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杰出的表现,而是仅仅从观念形态上去理解畲族的“崇凤敬女”现象,不难发现,所有这一切都可以从古老的三公主传说中得到顺理成章的解答。

凤凰情结与忠勇精神一道,共同主宰着畲民的精神生活,是照耀畲族精神家园的“双子星座”。


标签:畲族网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