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畲族

编辑:拈花微笑    来源:畲族门户网    时间:2017-09-29 10:55:50    点击量:

贵州畲族

    杨昌文  辑  

贵州的东家(人),其族称族属是历史遗留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自愿挂靠为畲族。或者说,贵州的畲族,是世居在贵州操苗语西部方言惠水次方言的东家人,于1996年6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分别以黔府函(1996)143号和144号两个文件认定黔南    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之都匀市、福泉县(后改为市)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之凯里市、麻江县共4个县(市)的东家人为畲族。4个县(市)认定为畲族的东家人人口分别是都匀市2979人,福泉县4583人,凯里市1596人,麻江县32366人。4县(市)认定为畲族的人口共41524人,麻江县人口最多,占有认定人数的78.1%。

现就其情况简述于后

一、族称互称史称及分布

贵州畲族——东家,自称为“嘎孟”,这和贵州一些支系的苗族自称为“都孟”、“呆孟”相同或相近。“嘎”是词冠头,无意义,“孟”是人之意。

“东家”,是汉族对其的称呼。麻江县绕家(已认定为瑶族)称“东家”与“嘎朵”,附近操苗语中部方言的苗族称其为“嘎斗”,皆不明其意。和“东家”语言相近的“ 革家”(待认定民族)称其为“嘎孟夏”,意为住在上方的“东家”。

史称“东苗”和“鸭崽(子)苗”。“东苗”一词最早于明洪武十三年(1379年)以“东苗乱”见载史册之后,明英宗天顺二年(1487年)东苗便爆发了大规模的“反叛”,其声势之浩大,人数之众多, 使“英宗”大为震惊,不得不“命方瑛与巡抚白圭合川湖云贵军讨之”(明史白圭传)。因此“东苗”这个人们共同体的存在似应早于明朝以前。又因“东家”人善于养鸭,汉族及史载又称之为“鸭崽苗”或“鸭子苗”。这种称谓很不严肃和精当,历来为人所反对。

关于史载,略举几条:“东苗在贵龙平新之间”(《明史·自圭·方瑛传》);“东苗、西苗龙里有之”(明·郭子章《黔记》);“东苗,有族无姓……”(南方访册云,一名鸭崽苗);“鸭子苗,贵定有之,服食与青苗同”(《黔南职方纪略》。)

据史载:“东家”历史上遍布贵阳以东、以北、以南部分地区,涉及贵阳、开阳、修文、长顺、贵定、龙里、都匀、平越(福泉)、荔波、麻江、镇远、施秉、凯里等10多个县。基本连成一片,由于诸多原因,大部分历来都认为是苗族而且就是苗族,只有极少部分“变”为布依族或汉族。都匀、福泉、凯里、麻江4县(市)的东家之族称族属本应与建国初就解决的,因多种原因一直拖延下来,1996年6月才被人定为畲族。

二、语言

贵州畲族——东家有语言无文字,语言是汉藏语系苗瑶语苗语西部方言惠水次方言。和龙里、贵定、惠水等地部分苗族基本可以通话。仅举几个单词如下:

1(演)  2(啊)  3(毙)  4(兜)  5(架)  6(搅)  7(相)

8(牙)  9(甲) 10(各)    老人(舵挪)  父亲(把)

母亲(闷)  亲戚(卡脸)   喝酒(好渐)    赶场(哈给)

去(蒙)      来(捞)       回家(孟几)   吵架(叙解)

打架(叙刁)  放牛(响么)   田(令)       土(共)

盐(以)    碗(呆)  灯(带江)   锅(稳)   煮饭(火仰)

吃早饭(弄仰霞)    吃中午饭(弄仰弄)     吃晚饭(弄仰)

耳(康枧)   头(喝)   地(比地)   水(瓮)  过年(寡幸)

水牛(坳)    马(命)   山(卯边)  云(董嗡)  月( 拉)

三、生活习俗

(一)居住、饮食:与当地兄弟民族无异。

(二)服饰:贵州畲族——东家妇女能工巧织,有种棉花、自纺自织自染的习惯。建国前,妇女们的衣服多是自织自用,据康熙《贵州通志》载:“东苗……男   髻,着短衣,色尚且兰,首以花布条束发。妇着花掌,无袖,惟遮复前后”。民国《贵州通志》记载:“男子衣用青白花布,领缘以土棉。妇人盘髻,贯以长簪,衣用土棉,无襟,当幅中孔,以首纳而服之……”到了近代《都匀县志稿》云:“东苗……服饰类汉族,惟女皆青色带,着青色裤,项戴银环,不着裙。”显然,畲族人服饰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七十多年直至今日仍保留着古代服装的不少痕迹。据七、八十岁的老人回忆,畲族几十年前穿的与现在是不太一样的,那时穿着自制以青、兰土布为料,男子长衫长袖并腰扎青布腰带,或着短汗衫,布扭扣,下穿大裆便裤,从以裤带内往外,下吊一个用来装烟或打猎时装铁沙盒子“蜡盒”,女装是自绣无领花排肩长袖“父母装”,袖口绣有五至六寸一圈花边,衣长过臀部,腰拴一张绣花围腰,用银链制作腰带,下穿粗料青布裤子,平时男女赤脚或穿自用草编的草鞋,逢年过节或走亲串寨,穿上自作绣花船型、鞋尖猫鼻型布鞋。妇女佩带银饰手镯、项链、耳环;头式,中年妇女和姑娘各有不同,已婚者把头发笼向后侧挽成髻团,并用马尾等作成网子如拳头大小笼于发团插上别插,包上藏青色还蜡花头帕长六尺,宽一尺,白底蜡柒兰花,两端镶各以红绿两道边,下垂红色缨须长约尺许。有的已婚妇女挽髻,将包头正中的碗底团花盖于头顶,由左右两边分别缠绕,缨须朝后张开,俨然如凤展翅。姑娘头部,用一根有色头绳扎实捆后侧头发,并梳成独辫;中老年妇女、姑娘脚腿自包蜡花白裹腿。小孩身着小青长衫或短汗衫,头载狗耳、山喳并佩有银饰于前沿的布帽。

(三)婚姻:畲族是一夫一妻制,有自主婚和媒约聘婚。自主婚是青年男女长期交往自愿成婚,媒约聘婚有如下程序:

1、求亲:男家择吉日,请媒人去女家求婚,至少走3次,第一次去女家,女家不给任何招待,如果招待了媒人便视为女家同意亲事;第二次请媒人去,带两封糕点去,若女家同意亲事,礼品不退,并有意让男家请媒去第三次。男家择日,预先通知女方家,如同意,女家到神龛前烧三柱香,并把媒人带去的公母鸡中的公鸡杀祭祖,请女家族人同吃定亲酒。

2、认亲:在临近结亲之头一年,男家择日后,通知女家,期到之头一日,请媒人及帮忙之人挑半边猪(带尾)约100斤,雄雌鸡各1只,糕点10多封。布料衣服6至8套,五色布、线抬给对方(双数,4、6、8)。接着女家之父母按男方预定吉日把舅父、姑母、族亲请来,将男家抬来礼品摆在厅堂大桌上,由族亲长老烧香点烛,用公鸡举行祭祖仪式,并开庚书给男家,打发衣物等回男家给其未来的女婿。男家待请去女家的帮忙人回来,也用公鸡祭祖,宴请舅父、姑妈、族亲,日,“吃小酒”。

3、过礼:畲族过去礼金用银子,一般12两白银,后来银圆12元,现代仍按银圆以币银行对换价折。这笔礼金主要是给姑娘制作项圈、手镯、耳环等装饰品,娘家自筹衣笼帐被作为嫁妆,一切筹备就绪,就待男家送结亲吉日。

4、迎接:结亲吉日到,男家筹备新娘衣物、猪肉、酒、糖(糕点)、鸡等,请命好福大的男女做新娘的伴郎伴娘(畲族称拉丫哥或拉丫娘)。去新娘家提亲押礼,一进屋坐下进席,提一碗酒吃几口把筷子靠在酒碗上,先唱感谢歌、恭敬歌、夜宵歌、回乡歌等,新娘家也请人对歌。通宵达旦。其歌词用汉语,举例如后。

感谢歌:我们今天来结亲,多谢主家好殷情,堂屋桌上8个碗,帮忙之人把酒斟。桌子摆上八个菜,四盘八碟五味全,多谢主家很仁义,不知传名到何春……

恭谢歌:主家陪嫁好闹热,三亲六戚都拢来,娘舅外家送柜子,姨妈姐妹送衣毡,我们结亲招回去,富贵多了又荣华……

夜宵歌:唱歌唱到半夜来,我们客叫主人安,唱歌没得好几首,主家要把夜餐开。多谢主家夜餐酒,好酒好肉都摆来……

回乡歌(又称摘花歌):吃了早饭要回家,主人喊我来提花,我是言辞口又笨,恐怕唱来害羞啦。亲家门口有棵花,正月培芽二月发,三四月间它长大,五六月间它开花,谁人取它都不愿,将人将意分我丫。摘朵白花送我去,留朵红花来守家。红花守家千年在,以后白花有舅妈……

这些歌,以前用畲族语唱,现代用汉语唱内容大同小异。

新娘出阁:新娘出阁前在闺房哭泣,设倒扑米斗摆一米筛于木斗上,点上七星灯,烧香点烛。摆菜、糯米饭、红蛋为祭祀,让新娘站在米筛上,梳妆人给新娘梳妆打扮,曰:“改天换地”。此时押礼在女家神龛上烧香点烛,祭祀女家祖宗,然后放鞭炮,新娘的一位兄弟(或嫡堂兄弟)将新娘背出大门。再由新娘女友们撑好纸伞给新娘,新娘及其女友们一起上路,且走且歌,待快到新郎家时,新娘的女友们将所带的糯米粑或糯米饭,设“姨妈饭”,大家共吃,以表离别之情。饭后继续上路。到新郎家须举行拜堂仪式,大门内摆一条长凳或在门坎上放一马鞍,新郎家请二位命好福大的妇女在门内扶新娘跨过长凳或马鞍,之后双方到神龛前拜堂,新郎跪下,新娘则不跪,意为新娘是皇帝之女儿,不拜别人家祖宗。拜毕,两位妇女将新娘扶进洞房。新郎家宴请亲友,新娘由嫂子陪同依桌先后向亲友敬酒。新婚之夜,由女友或男家姐妹作赔,3—9天后,新娘回门,由女家二位兄弟去接回娘住数日后,新郎家请人去接回。新娘常住娘家,农忙或逢年过节接回夫家住几天,待有身孕后才回夫家长住,但有的婚后也常住夫家。

(四)丧葬:畲家丧葬实行棺木土葬,葬俗与当地汉族相同。凡是年龄在三十六岁以上正常亡故者,葬礼有送终、陪饭、送猪、喊饭、家祭、客祭、开路、安葬等程序。

送终是将亡人未断气前搬到厅堂(或堂屋),用木椅让将亡人坐,临气绝时用银圆一块放入口内,并烧落气纸,断气后取出银圆,然后放鞭炮报丧。并用三块木板或禾篱设柳床将亡人放在柳床上。

老人亡故后用松柏叶煎水沐浴(全身洗),男性剃头,女性梳辫后盘成凤冠,无论男女均更换青衣裙(均为单件),若婚装尚在均应作为部分寿衣。男性戴官帽,扎腰带,穿布袜、布鞋。女性戴凤冠,扎腰带,穿布袜,高鼻船型花鞋。穿戴完毕,择吉时设糯米饭酒一席,扶亡人与同姓亲属成席,开路师用畲家语咒念“陪饭词”亲属向亡人举杯敬酒敬饭,曰“陪饭”。

陪饭后,停尸于中堂柳床上,用稻草绳(反手搓)的一端系一头猪的颈项或吊一支前脚,另一端与三穗禾米放在死者手中(男左女右),开路师咒念“送猪词”,念毕即将猪宰杀待客,称“送猪”,死者入殓后,停于中堂,棺木脚向大门,棺木底下点七星灯,将倒头饭和一只杀死煮成半熟的小鸡放在棺木口祭供死者,并在每次开饭前由开路师念“祭饭词”请死者用饭,称“喊饭”。到佳吉日,举行家祭,凡属死者的所有亲属,在灵柩前跪祭,披麻带孝,待家祭完毕,孝子进灵堂。奔丧而来的亲戚朋友基本到齐进行客祭,即为亲朋祭祀死者。然后开路,所谓开路即开路师率三至七人为死者咒念开路词,将亡故者之灵魂引上天堂,开始皮鼓一响便开始冲粑槽跳舞,开路歌词用汉语唱:

全身装新     脚走出门     跨过门楼     辞别大屋

走到院里     跃进门栏     走到牛场     跨过冷冲

到三岔路     达枫香坪     到老青山     达毛虫山

到斗鸡场     达阴暗冲     到射箭坡     达卷身坡

上望香台     达花草山     走到茶店     达天境河

到马市街     达祖灵寨     到上帝厅     即最高层

凡属正常亡故者,按开路词顺序引到上帝厅,留一魂在那里报到,诱二魂腾云驾雾返回地面,引一魂守坟墓,一魂安于神龛。非正常死亡,先赎头后开路诱引上天到上帝厅,交待作办犯处理打下地狱。凡属三十五岁以下的已婚或未婚男女青年死者,只能引至天境河热闹场花草山,让其灵魂与此处以往亡故男女一起,让他们交朋结友。十五岁以下儿童少年夭折,只能分花树,一般不给开路。若要开路只能引到阴间花草山门,其灵魂在此玩耍,摘花村菜取乐,忘掉爹娘。

一般情况下:即将出殡前要为死者最后整理仪容,并将死者亡魂招入棺内,此时所有亲属、亲友最后到棺前看已故亲人,称“清棺”,而后将灵柩抬出中堂称“出殡”,出殡前已为死者择一吉地挖坑称“井”,出殡后在天井坝稍停,将备好的熟猪肝交给开路师祭奠,抬出寨停下来,同时由死者已经出嫁的女儿用瓦罐盛水及一个碗递给开路师,口念祷词,用三滴水洒在灵柩上,然后将罐连碗击碎,灵柩再抬上路,途中仍须停一次,开路师用死者女儿的一坛酒三滴在棺木上,其余分给抬丧者饮。俗称“吃姑妈酒”,并用酒肉菜饭等祭祀死者称“路祭”,灵柩抬于坟地,入葬后垒成坟茔,并在墓侧(男左女右)挖一个小坑供焚烧香纸用,俗称“银窖”,便将石块盖上。招魂坟墓称“复山”,又招亡人的一魂回家安于神龛。

送葬中死者的女眷亲属穿戴孝服,将死者送到三岔路口,便跪下悲泣,待灵柩远去才在寨邻妇女的搀扶下回家。

出殡后,丧家设席款待奔丧亲友。

丧忌:畲家人对死者禁忌“七七”四十九天,在此期间无论男女孝子不允许唱歌参加歌赛等,期满孝子孝女会聚,由开路师咒念后所有孝男孝女将帕撕开一支角表示洗孝,守制三年不许张贴红对联。

(五)节日:贵州畲族——东家有自己的传统节日,重要节目主要有:

三月三:是祭祀的传统节日,据麻江县瓮把郎(地名)王氏介绍:他们在这一天,同宗的每家男人出钱米集中在一地方,欢聚一堂祭祀祖先。

四月八:《都匀县志稿》记载:“东苗……以夏历四月八日为岁首,是日食花米饭,枫叶染黑,苦季皮染红、杨梅皮染紫,先供祖先”。《麻江县志》也记载:“岁首……东苗以四月八日,大都于节日内祀祖先”。农历四月八日是贵州畲族的盛大节日,都匀一带畲族传说是纪念先人“药王”的脱难之日子,除祀祖外,男女青年唱歌跳舞,以示对先人怀念。麻江县隆昌相传是“米王”和“牛王”的生日以及祭祖节日。当天,隆昌一带王氏畲族聚集光头寨祖坟茔地,杀猪宰牛祭祀,还要用树叶树皮将糯米饭染成红黄橙绿兰紫黑等颜色祭祀祖先。节日期间还要举行斗牛、赛马等活动,给胜者,放鞭炮,挂红祝贺。对斗败的牛,当场杀祭祀,全家族会堂煮吃。现在已不杀牛,全家族男女对歌,附近乃至临县(市)的各族群众都前来看热闹。四月八,现虽无“岁首”之称,但热闹程度,远胜于春节。

六月六封(分)节:传说玉皇大帝给“畲山”分龙,象征风调雨顺,是日,家家祭土地神。

八月十五祭祖:民国《贵州通志·土民志》记载:“东苗……以中秋节祭祖及本家族远近之亡故者,择牯牛以毛旋端正者为佳,时其水草以饲至禾熟。牛肥酿酒,斫牛台集亲属剧饮歌唱。延鬼用于头人之家,以木板置酒肴馔,循序而呼鬼之名,竟昼夜乃已”。当今,东家人“以中秋祭祖先”的习俗已失传。

祭鼓藏和祭祖节:畲家崇敬、信仰自己的祖宗。祖鼓就是祖宗的象征性标志。祖鼓用樟木树挖空,两端蒙以黄牛皮,加钉制成。鼓长一百九十公分,直径四十四公分,另有四根鼓棒,各长三十二公分,鼓内置祖先神灵位,鼓身披红挂彩,一个家族或一个房族有一个祖鼓,即有鼓,并置有二至三亩祭祖田。祭祖田由族人代耕分成,祖鼓一般传给幺房,个别族间也采取在六祭时用占卜方式确定下届由哪一房保存存主办。

祖鼓放在鼓藏房,有的族支在神龛左上方专设一鼓洞存放。鼓身披红一丈二尺,侧放芦笙、牛头等物。存放祖鼓的地方,保持肃穆安静,不准在屋内站立吹芦笙,不准邪言乱语,不准人畜乱出入鼓洞。凡有鼓藏的族支,各房均在神龛上方鼓洞日常焚香供奉。祖鼓要定期进行祭祀,古礼规定,十三年举行一次,后有的族支改为定期和不定期举行,个别地区又改为三年两头祭或一年一祭,不定期的为平祭,东语称之为“井逊”,意思是一般的敬供,或因人畜不吉,或因迷信觉得祖鼓、芦笙自动作响,便随时许下心愿,请祭祖师“也相逊”和芦笙师“相者”及房族老人等进行祭祖,平祭要买猪一个,鸡一只作供品,由师人吹芦笙唸词交生,然后做一桌饭菜摆在地上,七人围坐,师人再次吹笙、唸词、卜卦,请祖人领受,众人相陪。祭祀和席间全用东话,严禁汉语。祭末,有人在外边,突然用汉语大声讲话,陪饭人即用东家语说(大意):“客家(汉族)来了,祖人快请走”,于是师人慌忙地把芦笙放回鼓洞,众人收拾残席,祭祖告结束。定期的为大祭,东家语称为“哈逊”,意思是祭祀祖宗,求得人畜平安,消灾免难,兴旺发达。大祭十三年一次,以甲子轮推,根据族支不同,有属“龙”年祭的,也有属“羊”年祭的,由各有鼓族支定。一般秋后开始,多在十月冬月两个举行,也有二月举行的,不论何时,均以当月十二日至十五日结束。“哈逊”是东家人的盛典,开支浩大,(宰杀头角端正,毛旋较好的黄牯牛,水牯牛各一头及猪两头进行祭奠,还要选定“顶祖女”),全部祭祀活动由总师“热相”、送祖祖人“香逊”、芦笙师“相者”、送鼓人“鹅家”和负责到户清扫人“超昂”等人负责。祭祀前夜,先由“香逊”在存放祖鼓人家念一夜祭祖词,次日“热相”给祖鼓披好红,唱请鼓词,再由“鹅家”和抬鼓人“厂家”负责送鼓到跳月场,场上竖撑架一个悬挂祖鼓,这时“相者”起奏芦笙,“鹅家”举棒击鼓,顶祖女“故胞”由两个穿着盛装的畲族姑娘陪同,跟在“相者”后面,紧接着是一队队身着盛装的畲家妇女踏着舞步,围绕祖鼓翩翩起舞,四邻八寨东家亲友争相前来观看。整个舞场上,悦耳动听的芦笙声伴随有节奏的鼓点,浑然一体,实不愧为东家人的祭祖盛典。祭祖完毕,杀猪杀牛后,由“超昂”领队,有的披牛皮赤膊光背进入祭祖各户堂屋高唱送祖词“尝寿”(清家),意思是驱出邪鬼,象征平安吉利。本届祭祖的牛头,要齐耳根,更换上届存供的牛头,更换下来,送到河边焚香烧纸丢入河内。

其他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七月十三鬼节等与汉族等民族无多大区别。

四、禁忌

畲族人的禁忌,细节比较多,此只略举一些。全族无统一禁忌。

凡父母死的忌日,子辈当日不准下种。《都匀县志稿》称“亲丧如仲家俗”,“茹素,虽宾客不宴”。“人死时,停槥向灶,不茹荤”。“谷雨”节至八月中秋,禁止吹芦笙,禁止打糯米粑。据传,吹芦笙和打粑粑会得罪米。

每年凡第一次听到阳雀时,当天不准抬水进家(一寨只要一人听到,全寨都不抬)。据传“阳雀叫,送水到”。若抬水进家,意味着会发生干旱。

另外,畲族人还有局部地区的禁忌。如:

福泉毛栗树的兰姓,麻江隆昌六堡的赵姓,准许吃姜,不准载姜。

麻江隆昌养鹅王姓,福泉安谷、可龙金姓不准吃狗肉。麻江的一些吴姓和杨姓幺房不准吃狗肉。

都匀地区老人死,孝男孝女不梳头、不洗脸、不洗脚、不扫地。祭吊期不吃家中饭,不吃堂祭猪肉等。

麻江隆昌地区有鼓藏的支族不贴红对联;有的支族不准在屋内站立吹芦笙;并支族各户不准坐在门坎,不准邪方乱语,更不准人畜出入鼓洞。

麻江基东公社黄英地区不准吃甑子饭,不座椿泥墙房子,某些支族不挖厕所。

五、文学艺术

畲族人的文学艺术,主要包括神话传说故事、诗歌、音乐、舞蹈和武术等几个方面。

(一)神话、传说故事

神话、传说故事在东家村寨流传很广。一般都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内容也较丰富。并且富于时代感和生活气息。例如神话故事有《盘古开天地》、《伏羲姐妹制人姻》等,反映了东家先人和其他民族的先人一样,如何征服自然,发展人类的过程。传说故事中,有歌颂东家男女青年忠贞爱情的《坐花园》;有歌颂东家先辈反抗封建统治阶级政治、经济压迫的斗争的英雄事迹,如《吴宝国的故事》、《兰打滚的故事》等;还有歌颂真诚友谊的《王啊平兰啊越的故事》等等。这些神话、传说故事,虽无文字记载,但在群众中,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不衰,它已成为东家人的民间口头文学了。

(二)诗歌

畲族人的诗歌包括古词、古歌、酒歌、山歌(主要是情歌)等。这些词和歌多系自由诗体形式,无固定格律和韵脚,但内容丰富,词语也优美,形象生动。

古词主要要《开路词》和《芦笙词》。

《开路词》是畲族家人丧葬中流传下来的一首长篇古词,类似散文诗体,内容浩瀚,包罗万象。有叙述盘古制天制地,伏羲姐妹制人姻的摆古;有叙述父母结合,生养抚育之功劳的赞歌;有安慰死者的慰辞;有引死者入阴间赴天堂的导语等等,约需念唱六至七小时。

《芦笙词》是畲家人祭鼓藏的一首大型叙事诗,全诗分七章,共三百六十首。现只存题目,内容已大部分失传了。至今只有少数几个老人能记忆其中的一、二首。

古歌有《兄妹结婚》、《鲁班造房歌》、《造酒歌》等。

酒歌是畲族人喜爱的一种歌咏,又是酒宴上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多是五言或七言四句。有东语和汉族两种唱法。如《排歌》(录音)、《四季歌》和杂歌等类,内容丰富,歌词优美,多为畲族歌师即兴之作。形象、生动、铿锵押韵。例如《三月喜庆歌》唱道:

三月喜庆是清明,阳雀送来好雨水,

阳雀啼叫鸟啼声。雨水调匀好耕耘。

阳雀声声催春报,早起贪黑下了种,

提醒几多梦中人。席上吃酒才落心。

山歌有用畲族语唱和汉语唱两种(有录音)。山歌以情歌为主。唱山歌是青年男女沟通思想感情,谈情说爱的一种社交形式。以《联妹歌》、《成双歌》为最。歌词精炼,比兴生动。例如畲族人用汉语唱《联妹歌》,其中一段为:

男唱:鱼在河中摆鱼鳃,花在平河两岸开,

      问花有主花无主,问花无主哥来挨。

女唱:江边杨柳十二排,扒开杨柳望花开,

      风没嫌弃风来摆,哥没嫌弃哥来挨。

又如用畲家语唱《成双歌》,其中一段为:

     纺车带花车,车转纱也转,

     转去又转来,想要转得表妹去成双。

附畲语原话:

     弃下弃小曰,孟曰弃小孟,

     曰孟曰大,翁雄曰堵眯吭挨扛。

(三)音乐

畲家音乐,以声乐为主,主要的有《芦笙调》、《喇叭调》和《酒歌》、《山歌》调。特别是酒歌、山歌调在畲家民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几乎老小皆会。

《芦笙调》深沉、浑厚、朴实,《喇叭调》高昂宏亮,激越跳跃;酒歌、山歌调虽变化不多,但也悦耳动听,都各具特色(均有录音)。

(四)舞蹈

畲家人的舞蹈主要是芦笙舞。舞姿刚柔,轻盈慢步,富于庄重特色。

(五)武术

武术在畲族人中有很长的历史和厚实的群众基础。分拳术、刀术、枪术、棍术四类。旧社会,在反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和维护生存的斗争中,武术对畲族人起了很大的作用。解放后,武术在畲族人中也有发展,成为群众性的传统体育项目。现畲族人中习武也较为普遍。

六、工艺美术

畲族人的手工艺制品也具特色,主要有刺绣、银饰加工、乐器和编织等。

(一)刺绣

刺绣是畲族妇女的传统手工艺,分插花和挑花两种。畲族女子从小就学,年长月久,练就了一手精巧技艺。挑刺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珍品,富于浓郁生活气息。

插花是用各种颜色的丝线,在描好图案的衬底布上,用绣花针引系色线,穿插出一幅幅活生生、水灵灵的花枝招展的半凸实体形象。

挑花是根据图案的形状,选配不同颜色的丝线,用挑花针将各种颜色的丝线编织成彩色图案。

畲族人的刺绣主要用于服饰的装饰和背带等。图案多系白果花、茶花、石榴花、牡丹花、月季花、“寿”字花和蜜蜂、蝴蝶、雀鸟类、鱼类、兰草等。形状有棱形、方块、或条等。具有构图严密,配色协调,手工精巧等特点。

(二)银饰加工

畲族人的银饰分头饰、项饰、服饰、手饰四种。尤以头饰加工最为精细复杂。

头饰分额饰、发饰、耳饰,额饰有“额前瓜米吊”、“额前梅花吊”、“花撇针”、“银鱼吊”、“银铃吊”、“银花吊”、“银米吊”;发饰有撇簪、插针(不同式样十枚)、大花、小花、围鬈花、插鬈花、鬈心花、巴耳花、六耳节;耳饰有吊锤耳挂、瓜米耳挂、耳块、大挂耳、中挂耳、小挂耳。整个头饰有数十种造型,有凤凰、天鹅、蜜蜂、蝴蝶,还有各类花瓣、草状。构思新颖,技术精湛,栩栩如生。

项饰有实心挂项圈、空心二龙戏珠项圈、九连环、百家锁、三合筒等五种项圈。以一个、两个、三个、五个、七个、或九个为一套,内小外大,以能露出、套住为宜。

服饰有围腰牌、围腰练、牙欠等三种,以牙欠为精致。

手饰有戒指手镯两类。戒指有玉圈、宝珠、梅花、没大小、印章、三合筒等数种类型。手镯俗称手圈,有空心龙头、空心金鱼戏珠、实心没大小、毛草叶、属扁钻花、四方型钻花、三合筒保命手圈等数种类型。

银饰系畲家民间工匠加工制作,造型别致,优美充分体现了畲家人的联明智慧和高超的技术水平。

(三)乐器

畲家人的东器主要有芦笙、喇叭、铜鼓、月琴等。

芦笙系畲家民间工匠手工所制作,有六个管,每管声响各有特色。芦笙分大、中、小三个型号。大号声音低沉,中号浑厚,小号高昂。畲家芦笙人称“漏底芦笙”,造型异于凯里舟溪一带苗族芦笙,特别是音调、音色独具本民族风格。畲家人根据三种不同型号芦笙的特点,分别使用于不同的场合。在大号声音低沉,多用于丧葬之类的悲哀场合,庄严肃穆;中号声音浑厚,多用于祭祖活动,表现出畲家人忠孝、敦厚、质朴的性格;小号声音高昂,多用于跳月等场合,表现出欢庆丰收,乐而忘返或沉浸的爱情的喜悦和火热之中。

喇叭,汉称唢呐。这种管乐也是畲家民族工匠手工所制作。它的声音高昂、宏亮,而且清脆。一般为单管六音,背面还有一附音。两端分别套以号咀和号盘。时多以一对合奏,逐包括六号(长管号)在内。根据曲调的不同,分别用于红喜和丧事等不同场合。喇叭也是畲家民间喜爱的乐器之一。

铜鼓,旧时在畲家民间多用于丧葬和祭祖场合作敲击乐器,以示隆重和庄肃。史料虽有记载。但此种珍贵文物今于民间也少存。就连使用铜鼓的习俗也失传。今年麻江基偿公社黄英畲家人聚居区发现一对铜鼓,为白铜质料,高29公分,直径54.5公分,重15公斤不等,有芒纹花纹。

另外,畲家民间工匠还能加工制作月琴等弦乐器,为农闲娱乐或欢庆之用。

(四)编织

畲家人的编织分竹器和纺织两类。竹器编织有晒席、竹箩、睡席和其他农用竹器及生活用具。

纺织主要有织土布。旧社会,由于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畲家人生活十分贫困,因此,他们在很多方面均依靠自给自足。特别在服饰方面,棉花、兰靛自种,纺纱织布,染色缝缀,全出自畲家妇女之手。畲家妇女能工巧织,所织土布,纱匀线细,厚实耐用。

本文引用麻江县贵州省民委关于“东家——畲族”识别的有关资料,谨表谢意。

 

                              作者单位:贵州省民族研究所

 

(杨昌文同志在1995年为解决东家人的民族成份问题,来景宁调查过。东家人家谱记载他们是明初从赣州迁去的,与当地其他少数民族的语言、风俗习惯有些差异,又不愿加入当地其他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拖到1996年才从历史根源上查找,要求承认为畲族。其语言、风俗习惯与闽浙赣现在畲族差异较大。杨老师应邀作此介绍。——雷先根注。)


标签:畲族网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