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畲族

编辑:拈花微笑    来源:畲族门户网    时间:2017-09-29 10:17:18    点击量:

□许绍乐

历史渊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畲族是中国的一个古老民族。关于畲族的来源,学术界尚无定论,至迟在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以广东省潮州凤凰山为中心的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广阔的空间已有比较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畲族先民。汉文献称之为“蛮”,“南蛮”,“峒蛮”,“峒僚”,“百越”,“山越”等。古代畲族是山地游耕民族,其迁移活动大致可分为唐、宋、元和明、清两个时期。

  唐代畲族先民被称为“蛮獠”,闽粤赣三省交界的九龙江以西的广大山区,为“蛮獠”出没之地。史书记载的“蛮獠啸聚”,“黄连峒蛮二万围汀州”和“峒蛮”苗自成,雷万兴,蓝奉高等起义都和畲族先民有关。唐王朝“靖边方”,于垂拱二年(686年)在泉(州)潮(州)一带建州县,以控岭表。在当时统治者的压力下,大量畲族先民逃亡隐匿到更为偏僻的山林。陈元光任漳州刺史时,为缓和社会矛盾,“安仁”之区,乃开山取道,遣人将畲族先民诱抚出来,使散移各处的畲族先民纷纷“归附”。“日将山獠化编氓”,对“归附”的畲族先民聚居一起,谓其聚地为“唐化里”《漳浦县志》。随之大量汉民迁入,使“苗人散处之乡”变为“民獠杂处”(杨澜:《临汀汇考》)之地。这个时期畲族先民主要在漳(州)汀(州)一带活动。他们和汉族一起,拓荒垦殖,使林木阴翳,荆棘丛生的荒地,“渐成村落,拓地千里”,山区得到开发,生产得到发展。随着唐王朝在畲族地区的设治,对畲族先民“劝农桑,定租税”,要求畲民“纳贡赋”,畲族地区的封建地租原始形态出现《方域考》。同时在闽浙两地各姓畲族的谱牒中也记载畲族移民史重要的史迹,即唐光启二年(886年),畲族各姓(主要是盘,蓝,雷,钟)祖先曾为闽王王审知之向导官,沿东海之滨从闽东的连江,罗源登岸,并陆续迁往闽东,浙南诸地。两宋时期,畲族的活动地域基本上仍在原有的聚居区内。宋末元初,战乱频仍,畲族迁徙范围扩大,移民的路线错综复杂。这个时期的移民相当部分是军事性质的移民,最有代表性的是陈吊眼,许夫人,钟明亮等多支抗元畲军于漳州,潮州,泉州,汀州,赣州等处的转战屯守移民。这一时期,畲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比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族地主和封建官吏对畲民进行赋税征收,土地掠夺也随之加重,畲民丧失赖以生存的资料,过着极其贫困的生活。

  明清时期是畲族大量迁往汉族地区和形成目前的“大分散,小聚居”分布格局的重要历史时段,史书和地方志中关于畲民的记载也大都体现在这一时期。这个时期畲族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活相对比较安定,畲族的迁移基本上不带军事性质,而主要是基于畲族山地游耕的传统。这种迁徙的速度缓慢,迁徙的方式以家庭或家族中若干成员为单位徐徐而行,迁徙的取向是相对地旷人稀的汉族地区。明清时期,畲区的封建社会已经确立,其社会经济状况和当地汉族基本一致。这个时期的畲族经过长期的动荡和迁徙以后,已基本稳定在闽,浙,粤,赣,皖等省的广大山区。当时,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坝地方已多为汉人开垦,畲民只能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地方,开山劈岭,建造田园。凡山谷冈麓地带,“皆治为陇亩”,有水源之处开为梯田,仰赖天雨的山地,辟为旱田。畲民在垦荒造田,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还大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技术。特别是各地畲民利用“火田”、“火地”种植番薯等薯类杂粮,主产的薯类成为早年山区不可或缺的主粮。他们还利用山区的特色经营竹、木、茶、麻等多种经济作物。对山区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畲”字有“垦田而居者”之意。光绪《龙泉县志》曰:“民以畲名,其善田者也”。“畲”字作为族称,始于宋代,《漳州谕畲》、《知潮州寺丞东岩先生洪公行状》等文中已言及。畲族自称“山哈”,畲语意为“山的客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6年12月畲族作为单一民族被中央人民政府确认。畲族有60万余人,主要居住在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以及福建、江西、广东、安徽等省的部分山区,多数与汉族杂居。畲族的主要姓氏为“蓝”,“雷”,“钟”,历史上曾有“盘”姓,人数较多的姓氏还有“李”,“吴”等。清同治年间,太平军与清军在宁国曾发生过多次战斗,战后瘟疫流行,境内“十室九空”、“田地大片荒芜”。大约在光绪5~19年间,先后有钟姓、雷姓、蓝姓群众,分别从浙江淳安、桐庐、兰溪和福建等地陆续迁至云梯乡的千秋关、独山头、西坑和“三十六间房”,他们修房扫屋、搭建棚寮,就在那里“刀耕火种”休养生息。经过世代繁衍,解放初期,聚居在宁国县的畲族已发展到300余人。1958年6月,安徽省人民委员会下文批准承认宁国境内云梯、仙霞、杨山等地的蓝、钟、雷3姓为畲族。现在畲族已成为宁国市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民族,约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70%,1982年、1990年2次人口普查,畲族人口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分别为77.8%和78.4%。2000年第5次人口普查时,宁国市畲族男性721人、女性588人。居住云梯乡879人,占畲族总人口的67.2%;居住仙霞镇190人,占14.5%,居住杨山乡67人,占5.1%;居住河沥溪镇63人,占4.8%,居住在狮桥、中溪、南极、石口、霞西、山门、梅林、宁墩、平兴、虹龙、畈村、胡乐、庄村、甲路等14个乡镇的畲族人口合计110人。宁国畲族占安徽省畲族总人口的96%,是安徽省继回、满后人口较多的第3个少数民族。(责编:石泽凤)

文化宗教

  在畲族传统文化的构成中,除了山地游耕文化外,还有两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其一,由于千余年的“民僚杂处”,畲族传统文化又和当地汉族文化息息相关。自从唐代在闽,粤,赣三省交界的畲族区域设置郡县之后,汉族文化对畲族的影响日渐扩大,随着封建化程度的增强,畲汉杂居,交往和通婚的过程长久持续,畲汉文化交流融合,畲族从宗教信仰到生活习俗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当地汉族文化成分。特别是汉族民系——客家人,客家文化与畲族的关系最为密切。客家人是宋代中原汉族大量南迁时流入闽、粤、赣交界的山区的客籍群体,当时这个区域的土著主要是畲族,畲族和客家占据共同的地域,双方和睦相处,文化互动,从思想语言,伦理道德到日常生活习俗,畲-客之间都具有相似和相融的特征。因此,丰富多彩的畲族传统文化中有客家文化的因素,而南中国汉民族文化支系之一的客家文化的形成也受到畲族文化的影响。其二“百越”,“峒寮”是我国南方畲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泛称,千百年的历史沧桑,畲族成为我国东南部的主要少数民族之一,她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实体是由众多民族部落与其他族体分化,同化,融合而成的。畲族传统文化中必然蕴含着我国南方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因子。处于南中国的另一个主要少数民族--瑶族,她与畲族的关系密切。历史上往往“畲瑶”混称,畲瑶的盘瓠图腾,姓氏构成,山地游耕经济,历史遭际和聚落特点等都有极其相似之处,畲瑶传统文化的亦同亦异,各领风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畲族没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有自己的语言,少部分畲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接近于瑶族布努语的炯奈话;绝大部分是与汉语地方方言,特别是客家方言接近。迁居宁国畲民说的话是近似“客家话”的一种汉语方言,他们对外操云梯、仙霞一带地方话,族内通话仍用畲语。畲族文学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其中以山歌、神话和传说最有特色。畲民善歌,畲歌是民间文字和民间音乐的结合体,一代又一代地传承,通过唱歌来学习,增长适应,学唱歌是畲族人民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由于这种歌唱习俗,在畲族民间产生了许多长篇的史诗、叙事诗、说唱文学和民歌。畲族歌的内容有叙事歌、小说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在祭祀、求神拜佛、招待客人、婚礼、节日或平时的生活、劳动中,人们都以歌代言,对答如流。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二重唱(又称“双条落”)等。歌词多衬词与虚字。曲调抒情优美、节奏多变、饶有风味、极富民族特色。山歌基本上是七言一句,好的歌词有严格的韵脚,男女唱歌普遍喜爱的发声法是“假声”,一般都是清唱,多少有伴随动作。以反映本族的斗争历史,歌颂民族祖先的英雄业绩为主,有代表性是民族史诗《高皇歌》,一般由有名望的歌手或老族长歌唱。

  “小说歌”,是畲族叙事民歌的一种形式,多由本民族民间故事编成,也有根据汉族章回小说或评话唱本改编而成的,例如《高辛王和龙王》、《男造天,女造地》、《钟良弼告阻考》、《蓝佃玉》等。“婚礼舞”别开生面,男女双方采用“盘歌”(山歌对唱)方式表白爱情、订下婚约。山歌中还有《种田歌》、《采茶歌》、《哭嫁歌》、《敬酒歌》和《拦路情歌》等等。传统山歌即“畲歌”,是畲族文化中的明珠。1949年宁国解放时,畲族群众引吭高歌:“共产党、像太阳,光芒四射照畲乡,饥饿冻累全过去,畲民翻身永不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国畲民的生活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他们情不自禁唱道:“层层梯田稻谷黄,茂盛绿林像海洋。座座瓦房新崭崭,畲乡处处好风光。”

  畲族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主要是祖先崇拜。祖图,又称“盘瓠图”、“太公图”,“永远图记”,“长联”。画面配有文字说明,图文并举,以盘瓠传说为依托,展示畲族历史发展,社会生产,文化习俗等,是畲族信仰的主要标志之一。盘瓠传说在畲家世代相承,广为流传。传说内容,在闽浙粤赣皖,虽有地域性的差异,但基本情节相同。畲族称“盘瓠”作“忠勇王”,也称作“龙麒”,“盘护”,“高皇”,宁国畲族还称作“龙猛”。“盘瓠”的原型构成有龙犬,鱼龙,龙与麒麟等诸多说法。这是畲族原始图腾崇拜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形式。关于盘瓠传说,在宁国族内最有权威的文字资料是畲族史诗《高皇歌》。关于盘瓠传说的实物材料是珍藏于云梯畲文化宫内的祖图和祖杖。祖杖又称“龙首杖”,“法杖”,是畲家显示远祖权威的象征物。盘瓠传说和祖先崇拜形成了畲族最原始、最基本和最核心的民族宗教的神灵。除了上述氏族神灵之外,畲族民间信仰还有神圣化的族内英雄与历史传说人物,神格化的自然物体,世俗化的道释诸教尊神等世俗神灵。如农神、猎神和谷神等。另外,畲族崇拜祖先,还把“敬祖宗”列为族规条例的首要内容,且相信祖宗有灵,能庇佑福荫子孙,以至将祖先视为保护神,虔加敬奉。长期以来,祭祖是畲族最隆重、最虔诚、最普遍的信仰习俗活动,其祭祖活动可分为家祭、墓祭和祠祭。举行祭祖的时间按有关节日定期举行,或在做醮或修谱时举行。其中“家祭”是畲民以家庭为单位组织的祭祖仪式。畲族居住比较分散,加上崇山峻岭阻隔,各村寨的具体祭祀仪式因地而异。一般是逢年过节,每月的初一、十五,分别焚香点烛敬奉祖先。每年的正月十五以及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为祭祖三大节,另外还有独特的“三月三”染乌米饭祭祀祖先活动。《宁国县志》载:“畲人以盘瓠为其先祖而顶礼膜拜,世代相传。并以本民族流传的古老传说为线索绘制‘祖图’,逢年过节悬挂祈祷,以示忠于先祖,世泽绵延。”(责编:石泽凤)

传统装饰  畲族的传统装饰,主要指头饰、服饰两种。头饰,因年龄、地区、婚嫁与否而差异明显,或“高髻垂缨”或“裹髻以布”,或“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皆五色椒珠”。《三瑶曲》赞叹畲女丰彩曰“家家新样草珠轻,璎珞妆来别有情。不惯世人施粉黛,明眸皓齿任天生。”(转引杨澜:《风俗考5畲民》)一般妙龄少女的头发是用红色绒线掺在一起编成一条辫子,缠盘在头上,做成圆形状,前留若干刘海,无特殊的饰物,称为“布妮头”。畲家少女两鬓夹有两支银笄,订了婚,须脱下一边,以示已许配人家。结婚时,头戴凤冠,凤冠系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绚丽多彩。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悬垂在额前,畲民称它为龙髻。已婚妇女一般都把头发从后梳成螺式或截筒高帽式盘在头上,高高隆起,插饰珠料,形似凤头,畲家叫“凤凰髻”。畲族妇女出嫁佩戴凤冠,各地凤冠不尽相同。妇女发间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绒线,籍以标志其老、中、青不同的年龄。畲族妇女颈上还佩戴银项圈、银链,腕上戴银手镯,耳戴耳环,头戴精美别致的斗笠。服饰,崇尚青、蓝、白等颜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在文献记载中,多说畲族早就“织绩木皮,染以果实,好五色衣服”。畲族服饰在明清时代,基本相同。男女“无寒暑,皆衣麻”,“单袷不完,勿衣勿裳”《附畲民》,“通无鞋履或扎绑腿”《风俗》。“其男子不巾帽,短衫阔袖,椎髻跣足”,女性“阔领小袖”《畲客风俗》,“短衣布带,裙不蔽膝”,“素无缠足之习”《地理考5风俗》。畲族妇女服装又称为“凤凰装”,比较标准的“凤凰装”是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全套“凤凰装”一般作为畲族女子的嫁衣,由于居住地区不同,服饰的样式不一,种类很多。其中最有特色是大襟衫,上衣沿服斗的边上缝一条3至4厘米的红布边,边下端靠袖头之处绣半个方形的角隅花纹。畲家称,这是上古高辛帝赐封时所盖的金印。女服在右边襟袖间有两条比衣襟还长的红色绣花飘带,畲家认为是高辛帝敕封的。同时衣服按绣红色花边的多寡分为“一红衣”、“二红衣”和“三红衣”。畲女下身穿黑色短裙,短裤或长裤。穿短裙或短裤时,脚上打绑腿,畲家称为“脚绑”,绑腿黑色或白色,有的黑、白、红三色相配。有的绑腿布末端有红色缨络,可垂于小腿上。近代畲族妇女多穿大襟小袖衫,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花边为宽纹的是中青年妇女的服装;老年妇女穿窄纹花边的衣服、短裤,裤角镶有锯齿形花纹,束黑色绑腿。比如宁国畲族服色为花边衫男女皆备。男唯蓝与青色大襟长衫,女为长度过膝大襟上衣。开襟处皆镶有月白色或红色布边,下摆开叉处绣云朵、口袋绣花朵,领、袖各镶花边。男女裤通常都是镶花边的宽裤脚直统便裤。现在畲族男女服饰普遍类同于当地汉人,男发前聪剃而后脑留。另外,彩带和花鞋是畲族的传统手工艺品,也是畲族装饰品之一。彩带又称“山哈带”、“字带”,为畲族吉祥物。用丝线纺织而成,纹样不定,有蓝底红花,绿底白花,白底黑字等。一般的畲族姑娘有的五、六岁就开始学织彩带,彩带编织好坏,视为女子是否心灵手巧的主要标志,也是订婚时女方回赠男方的礼品。花鞋男女都穿,色彩里蓝外青,四周绣花纹,前头系红缨并配花色,女多男少。宁国畲民因在解放前人数不多,怕因此种服饰受外族歧视,故已久不穿戴,服饰基本与当地汉人相同。(责编:石泽凤)

风俗习惯

  畲族的节日与汉族大致相同,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元、中秋、重阳、冬至等。春节最为传统,过春节时除宰鸡杀猪外,还要善糕粑:祝愿在新年里有好时运,日子年年(粘粘)甜。初一早上,全家叩拜“盘瓠祖先”,老人讲祖先创业的艰难,过后举家团聚,唱山歌,送贺礼。青年男女则走乡串寨,以歌传情,互叙友清。但也有本民族特有的“招兵节”、“二月二”、“三月三”、“封龙节”等民族节日。其中每年农历“三月三”是畲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各家照例要蒸乌米饭,用来聚餐、赠友、祭祀祖先。乌米饭的做法是把野生植物乌树叶捣碎煮汁,然后捞出,在汁中放入糯米,这样做出的饭颜色乌黑,数日不馊,用猪油炒热,香软可口,以缅怀祖先,故亦称“乌饭节”。宁国畲民每年“三月三”照例也要蒸乌米饭,合家共餐,馈赠亲友,共同欢庆节日。从1992年起,云梯畲族乡或畲乡学校都要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节庆活动。节日中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友、致问候。山谷里礼炮齐鸣、烟花怒放。畲民们穿上畲族盛装、载歌载舞,用“畲族对唱”、“篝火晚会”等形式,表达对先祖的纪念、祈盼丰收的年成。特别是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昼,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歌会进入了高潮,人们引吭高歌,嘹亮的歌声在山野回荡,越唱兴致越浓,通宵达旦,热闹非凡。近几年来乡政府通过歌会开展招商引资搞活经济,促进了畲乡群众文化的发展。

  畲族其食物来源多为旱地农作物,或者靠山吃山,长年以自种菜蔬,瓜豆和竹笋佐餐,还上山狩猎寻觅野味。日常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由于籼米出饭最多,畲家食用的米饭以籼米最为普遍。番薯也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畲家独具特色的风味菜有:卤姜、咸菜、糟辣椒、糟姜、腌萝卜等;粉丝是畲家招待客人制作点心和菜肴的重要原料,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酿”。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竹笋差不多是畲家四季不断的蔬菜。有这样的说法:一年十二月中只有八月无笋,用茭白替代。竹笋除鲜吃外,还可制作干笋长期保存。传统节日食品则有农历三月三的“乌米饭”,端午“菅粽”和年节“糍粑”。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白酒有明烧和暗烧两种。宁国畲族还有一种红曲酒,此酒以纯粮酿造,主要成份是糯米再配以红酒曲和甘泉水,利用畲族千年传统酿造工艺,最大限度地将各种有益成分调节融合,转化至酒中。此酒性情“柔中有刚、淡中透浓”,不仅口感绵长、味道甘醇全面、饮后不上头,而且能温暖脾胃、补益中气,常饮此酒还能长寿美容。以前,畲族人家只要有女人怀孕,婆家都要提前酿这种红曲酒,在坐月子时炖补品用,比如鸡、鱼、肉等配以当归、枸杞、大枣、花生,用红曲酒煨熟,供产妇食用。碰到家里有能喝酒的,一次要酿好几缸。另外,畲民常用红曲酒炖红烧肉,不但美味无敌而且吃后精神抖擞、体力充沛。有诗赞云:逃暑迎春复送秋,曾因雨雪上畲寮。百年莫惜千回醉,一碗能消万古愁。还有《红楼梦》第五回“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中的“芳气”也应该来自红曲酒吧?

  畲族茶俗以婚礼茶为最:畲族姑娘出嫁,上轿前,要用茶叶拌米谷贮在樟木八角红漆茶盘中,边唱“分散”歌,边向厅堂撒茶米,意为娘家播下茶种谷种,日后能发丁发财。有的地方在姑娘花轿出门时,以一碗茶叶拌米谷撒向轿顶祝福他们一路平安。有的地方新娘花轿到达夫家时,由新郎的姑母手执托盘安上两杯清茶向轿里幌一幌,新娘立起递上红包,并把随带的花生、米花等“茶泡果子”抛出,让小孩们争拣,然后,下轿拜堂。客来茶当酒:畲家俗语道:“谈天泡牙,腌菜送(下)茶。”那意思是畲民高谈阔论时离不开茶,劳动闲聊时也离不开茶。凡是亲戚朋友上门,先用茶水相待,然后才开口畅谈,以茶来沟通人的情感。否则,人家就认为不礼貌——“到某某家连茶水都没有喝。”凡是酒宴,也要先饮茶,然后喝酒。逢年过节也离不开茶。大年初一,全家人团聚饮糖茶,然后开饭。在一个院子里,若住几家人,就要按户泡几盘糖茶,分别送到各户进行相互祝贺。正月头一次“出行”归来,要喝“出行茶”,正月初五开年驾,大扫除完毕也要喝糖茶。有意让小孩们说:“甜割来!甜割来!”借用“甜”的谐音“田”,预祝田园大熟、五谷丰登。古畲族人们世居偏僻山区,严重缺医少药。他们长年累月在与茶打交道中,根据当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把茶当为家庭备用药,不花钱、不请医,通过实践创造出许多茶治百病的良方:用茶以预防四时风寒感冒;用茶泡姜,以治痢疾;用茶泡糖,以和肠胃;用茶拌鸡蛋煎沌以平肝壮肾;用茶与银器、大米、小麦、黄豆、稻秆、灯芯等“七宝”煎汤服以去惊。传说曾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有位汉人脸上不慎受虫毒感染,又肿又痒,十分难受,他找了好几个医生都没有治好。一位畲族老乡告诉他,这很简单,用茶和大米放在口中嚼烂拌醋涂抹就可以好。这个汉族小伙子回去用此法治疗,果然治愈,他十分感激,并将此法传于汉族地区。宁国畲家饮茶是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条茶为主。他们待客十分热情,有客人到门,都要先敬茶,一般要喝两道。还有说法:“一碗苦,两碗补,三碗洗洗嘴。”若是来者是女客,主人还要摆上瓜子、花生、炒豆等零食。

  古代畲族游耕时期或初迁阶段的民居建筑为茅寮,又称“畲寮”,分为山棚与泥间两种。定居后的畲族,最主要的民居样式是瓦房,又称“瓦寮”,土木结构,因地制宜,形态各异。随山而徙的畲族没有系统完整的风水观念。畲家所居之地,主要是凭借经验选择山、水、田皆佳处。一般地说,住宅重实用,虽然整体建筑格局与当地汉族民居大致相同,但畲族民居的宅门和灶门的朝向有一定的讲究。畲族建房习俗是一户建房,全村帮忙,帮工者只用酒饭,不拿工钱。建房前要择吉日奠基、架木马,而后劈扇料,制作木构件。上梁之日,要备熟猪头、鸡、鱼、酒、菜,以及草鞋、木屐、雨伞、笔墨砚、镜子、胭脂、头梳、花线、红带子等物祭鲁班仙,请紫微銮驾。上梁时辰一到,鞭炮齐鸣,木匠师傅将缠悬红布的正梁架好后,用亲朋送来的稻米与红布压梁,备馒头分馈众人,以示彩头好,并在当晚宴请工匠和亲戚朋友。房屋落成后,择日砌灶,然后择吉日入宅(迁入新房居住)。入宅时全家人手拿工具、火把或灯笼,象征生活红火,户主肩挑祖公香炉、斗灯和火钵,路上不断地往火里撒盐,发出爆声,象征发丁发财,同时放炮竹,按辈份大小鱼贯进入新房,尔后把祖公香炉。斗灯移到厅堂桌上,点香秉烛拜祭。当晚摆入厝宴请亲戚朋友。畲民迁来宁国时多为茅草房且大部分在山脚或山腰;解放后,逐渐普遍改建成瓦房,一般都有厅堂和左右厢房。盖房往往是利用山势依山旁水,座落在山腰或山坞之中,因此也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格局。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畲族群众经济富裕,开始精心美化居住环境,住房外植树种花,室内油漆绘画,陈设也焕然一新。(责编:石泽凤)

婚丧礼仪

  古畲家婚俗“嫁女以刀斧资送”,“嫁赀,稍充裕者予以田器、此外无他物”,“以犁、耙、蓑衣、刀、锄为嫁妆”《风俗志》。除农具陪嫁外,还带已孕的壮母羊或带仔母羊以及农作物的良种等。有些地方女方陪嫁品中有狗头芋数个,木炭数块,盐巴一撮。木炭表示火种,盐巴表示食品,意为可得温饱。狗头芋为祖宗留下珍品,夫家要悬于家屋正梁,次年春由新媳妇亲自下种,收获后分诸亲友,新媳妇生育男丁又须取狗头芋挂于祠堂梁上,下种时,分送亲友种植,共享繁衍之益。男家聘礼中定有一卷苎布,俗称“一筒布”,一般为12匹,1匹门幅1市尺,长1.2丈。新娘出嫁前都要以歌代言,哭诉与爹娘等亲人的惜别,以示对娘家的留恋,为娘家讨吉利。男方迎亲人马中有“对门亲家”,为男方父母代理人,多为新郎的叔伯等长辈充当,“赤郎”多为歌手,“赤娘”为伴娘,“赤郎儿”若干人,为抬嫁妆者,又称“行郎”,他们由媒人带领,挑着礼物至女家。这时女家阿姨舅母们用杉刺枝拦于路上,以示夜里盘歌。“赤郎”肩挑礼品,右手将杉刺枝折下3小枝抛路上,再折1枝抛路下,以示夜里答歌。畲家古婚俗还规定,迎亲“不事肩舆,新娘出阁与新郎同持一伞,步行到乾宅,沿途唱歌取乐”,俗称“走嫁”。新娘走嫁时,都穿自己编织的草鞋,鞋帮用红头绳系着,鞋面串着石珠之类。新娘走嫁,一行8人,名曰“双喜”。如果这天同村有两个姑娘出嫁,同走一条路时,先后要协商,一般让夫家远者先行。为了避免先行者带走“风水”,后行者都要用1头黄牛,角系红布,插上红花,在前面踏路,走嫁者随其后,一般认为牛踏路为新路。因此,富裕人家的嫁妆中还有1头踏路牛。畲族迎亲中还有“借镬”、“求蚧”、“对盏”、“留箸”、“千金饭”、“踏米筛拜祖”、“分酸”等习俗。畲族拜堂仪式隆重,中堂照壁有大红双喜,横眉书“凤凰到此”,左右书“安邦定国功建前朝帝喾高辛亲敕赐,驸马金卿名垂后裔皇子王孙免差徭”。长几桌上要放香案,祖牌、祖图、斗灯等。几桌上的一对喜烛长夜点燃忌半途熄灭。“拜堂”礼仪时,新娘先进厨房灶前小坐再转回中堂行礼;有的畲村是拜堂后新娘与新郎先进厨房,新娘向灶门添一次火,然后再回新房。入新房时,由新郎手执一对红喜烛引路,新郎入洞房后,脱去衣冠出房招待宴席上的宾客。青年男女则前去“闹洞房”。解放后,畲族恋爱婚姻比较自由,他们在劳作、出行、节日、婚礼等公开场合互相认识,并往往以歌传情、以歌作媒,表达各自的心迹。随着多次约会,相互了解,发展感情,互赠信物,私定终身,然后才告知父母,托媒说亲。也有的还由两个媒人,即男女双方各一人,前往说合。即使预先由父母提亲,媒人介绍,也得经男女青年双方同意方可成亲。

  宁国畲民婚俗方式有“女嫁男方”、“男嫁女方”、“做两头家”和“子媳缘亲”四种。第一种方式是结婚的前一天,男方到女方迎亲。男方请“赤郎”、“赤郎儿”等人担去的礼品有活鸡、猪肉和酒,数量以到女方摆宴席所需为度。到女方家后,办酒宴所需的器皿都必须用唱歌的方式向女家“借”。如有哪一样唱不出歌,那件就不给用,使男方办不成宴、请不了客而出丑。饭后即由“赤郎”与女家请的歌手(女)对歌,直至次日天亮才“收歌场”(结束)。对唱时一对一,称作“考肚才”。现在畲族人结婚,除个别情况外,已不再对歌了。第二种方式称“招儿子”,有的畲民让自己的儿子“出嫁”,自家又招“儿子”上门(俗称赘婿),赘婿上门的其长子须随母姓,这种方式是以保证盘、蓝、雷、钟四姓人丁盛旺、代代相传。第三种方式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干两家活,赡养两家老人,结婚时不要彩礼也不要赤郎等,婚礼比较简单。第四种方式是指童养媳达到婚龄后即成婚,不行婚嫁仪式(解放后已废除童养媳陋习)。

  古畲族实行土葬,但历史上曾实行过火葬。明清时期畲民迁徙频繁,以火葬焚尸取其骨殖便于搬迁时携带。初从福建迁入浙江今丽水地区的畲民曾在村中设“亡人台”,叠柴禾焚尸,将骨灰分装7个陶罐,称为“分三魂七魄”,并秘密分葬7处,认为人死焚尸以求来世长得漂亮。《宁国县志》载,畲民丧葬习俗是:死后曰“过山了”,须摊尸三天后再下棺。入殓前,孝子须“买水”(即去挑水时要烧纸钱)为死者洗澡,还要用炉灰裹10只粽子,绑上桃树枝,放在死者身旁(意即以粽子骗狗,以防狗咬死人),入殓后丢到河里;再请“红老鼠”(穿红衣、系红裙的畲族法师)做“功德”,少则一昼夜、多则三昼夜。下葬时依山掘洞推棺入瘗,再用石块封死,过三年后再把骨头取出移葬他处。公婆死后儿媳须七七四十九天不得梳头,也不许外出作客或请客送礼。随着定居时间的延长以及与汉人杂处,也都采用当地汉人流行的土葬。特别是解放后,这些陋习已被新风俗所代替。


标签:畲族网

热门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