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皇歌》究竟是史诗还是仅为民歌或叙事诗?

编辑:微信聊    来源:網絡    时间:2021-02-03 14:55:37    点击量:
A:各位老师好,想向大家咨询个问题:畲族有史诗么,《高皇歌》究竟是史诗还是仅为民歌或叙事诗?其他诸如《凤凰山》《火烧天火烧地》等又是什么
我投了一篇文章给某被我们定为A3的刊物
今天看到被退稿了,审稿专家也给了意见
但并非所有意见我都能接受
审稿专家给的意见,有一条我赞同,那就是他们都看到我在多篇文章中论述了同一个问题,但有两点我不能赞同,一个是我在文章中没有使用“新词”,都是史诗学和畲族术语,二是认为畲族的《高皇歌》不是史诗(虽然他用了“商榷”)
其实,我就是在解读畲族祖图长联上的一个叙事顷间,即人们如何解释这个没有(少有)叙事性的“闾山学法”图像与《高皇歌》、特别是“传师学师”的关系,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这类图像在特定族群中的阐释模式
如果真如那位认定《高皇歌》只是民歌或叙事歌的专家所言,我做了十几年的畲族研究不就白费了,博士论文、硕士论文都是不合格的,申请一辈子国社、民委课题不也是枉然么
我觉得,畲族有没有史诗,《高皇歌》《火烧天火烧地》《凤凰山》等的定性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学术问题,也应该是历史问题
《高皇歌》与瑶族《盘王大歌》、苗族《古歌》、黎族《五指山传》叙述的核心故事都是盘瓠,为什么它们可以称为史诗,而《高皇歌》不可以,只因为《高皇歌》短么
是最典型的盘瓠神话,而其他是盘瓠型神话么
针对史诗的定义,各国都有,争议也不少,朝戈金老师曾写过一篇文章讨论史诗长短问题,认为诗行长度不是定义韵文体叙事是否是史诗的决定因素,而决定因素在内容,在其使用语境
目前,我们把史诗分为创世史诗、英雄史诗和迁徙史诗(三者不是完全分离的),而《高皇歌》本身就兼具三者前段“盘古三皇五帝”可视为“创世”;中断“盘瓠生平”可视为“英雄”;后段四姓南北迁徙可视为“迁徙”,这种情况还不能说是史诗么?而《高皇歌》的演述主要在仪式里,各位畲族老师肯定比我更清楚了
难道只是因为《高皇歌》的定型时间晚(大概在明),就可以抹杀它的史诗属性?
的确,在对畲族韵文体叙事的研究中,史诗和叙事歌(历史传说歌)常有混用现象,但这并不能说,《高皇歌》及其他类似叙事就不是史诗,更不能说畲族就没史诗吧
从《高皇歌》中的地名分析,就可以看出定型在明清了
迁徙这段最明显,具有生长性
而这也可以说明畲族为明清基本定居的态势
至于盘瓠生平及之前的叙事究竟产生于何时,这个还真不好定位
这个也不是定居时间
只是根据地名推测这一史诗文本的定型年代
这个跟讨论《高皇歌》是不是史诗无关那可多呀,什么《风俗通》《搜神记》《后汉书》不都是么
任何口头传统都是发展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这对我的学术生涯很关键
《高皇歌》是什么?学者说的并不重要,而是在畲族人自己眼里它是什么比较重要。“史诗”、“叙事诗”……这些都是学者给出的术语,这些术语只存活于学术圈,对于畲民自己的生活和历史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影响。比如瑶族的“盘王歌”,瑶族老人自己就说这是“古老歌”,他们并不会使用“史诗”这一词汇。我们学者将这些学术用语带给畲民未必是一件好事,有的时候强行将他们转向学术语境,反而使他们离自己的话语体系越来越远了。学者要做的应该是尽可能还原畲族人的话语体系。
《高皇歌》的形成年代肯定更要,定型年代可以根据某些信息加以合理推测洪老师说的没错,这是地方性知识
在畲族里没有神话史诗这类概念
但做学术研究就得跟学界对话,用上学术用语
地方性知识与学术知识并不矛盾
现在是,如何在学术圈里给畲族的相关叙事加以认定,而不是自说自话,不能沟通
哩栀子花:
学者最怕自说自话,那样就变成是一个人的主观研究了。
现在已经有学者这么说了,认为《高皇歌》就是民歌叙事歌,不是史诗
难道我们就说畲族没有这个说法,你们圈里自己玩去吧
说个功利的话,学术还是要产生成果,成果还是得圈里人看,如果圈里把概念都给你否了,你还做啥子研究呢

G:挺你
洪老师的博论题目是走了地方性知识这条线,而我的研究同样如此,只是在具体行文中不仅用了地方知识,还使用了普世化的学术语言,这样才是能够对话的机制,否则说一堆畲族术语,外人不了解呀,你得解释,这个解释就得用上学术概念,如果解释不当,那就完了
B:
学术是属于一个时代的,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的观点并不能代表畲族族群,畲族人自己的观点才是我们要追溯的真理。也不一定非得要跟某个学术用语挂上关系,是史诗能怎么样?不是史诗又能怎么样?学术本来就是主观的,诸子百家,各圆其说,百家争鸣才更有意思。作为研究畲族的学者,我们更多作为搬运工和一个翻译员,将畲族文化通过我们的笔和嘴巴传播出去而已。
A:就像《高皇歌》,我们可以说畲族民众自称其为“古老歌”,但这个古老歌是啥歌,能否跟学术概念对接,又对接到哪个呢?就像《苗族古歌》,大家就会将它对接到史诗,畲族呢?洪老师,说了半天,您还是没看清我提出的问题是啥
B:你们探讨,我去带娃了。再聊。
A:我不否认您说的这些问题,我也在研究中使用地方性知识,但这不是我们在学术对话中要解释的问题
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本身就注重地方解释,特别是格尔茨以来,但解释人类学的解释是解释的解释——客位解释主位的解释
C:个人认为,《高王歌》属于“史诗”。两个理由:1,其叙述的语言具有“诗性”,是诗歌。不是小说,不是说明文,也不是哲学论文。2,叙速对象是民族的“历史”,呈现的是民族的“历史记忆”。
我揣摩审稿者说不是史诗的理由,可能不属于你上面所针对的层面,而是评者认为《高皇歌》说的“根本不是历史”,不是畲族的历史,是“假的历史”一一所以根本不是“史诗”。那么,这个问题就不属于文艺学的范畴了。
 你滴,明白???

A:
其实三大史诗的“真史”成分也不多,南方诸民族史诗更是如此,北重英雄,南重创世(迁徙)


标签:畲族网

热门图文